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的宣誓台前,95后新人小林和阿哲低头轻声笑着调整誓词本的角度,摄影师初心举着相机半蹲在地,镜头对准他们交叠的手指:“别动,这个瞬间特别好!”
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城市里的寻常风景——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时,身边会跟着一位手持相机的“爱情记录者”。从抓拍领证时的哽咽与拥抱,到进行充满个人记忆的“剧情化跟拍”,领证跟拍正从“小众选择”变成“仪式感标配”。跟拍摄影师的镜头里,藏着年轻人对爱情最鲜活的注解。
当誓词遇见真心
镜头下的真实反应格外动人
“‘生老病死’四个字刚念出口,她的眼泪就砸在了誓词本上。”摄影师童谣至今记得去年在崂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遇到的那对新人。没有跟拍团队,没有精致妆造,女孩攥着手机自拍时,他主动上前提议:“我帮你们拍吧,顺手的事。”
当两人站在宣誓台后,女孩指着台上放着的誓词本突然说:“我们读读这个吧。”这对新人交叠着双手,誓词里的“不离不弃”混着哽咽声,让旁观的童谣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那不是演的,是突然意识到‘结婚’这两个字有多重。”后来他有时也会建议客户试试读誓词。“很多人觉得尴尬,可真读进去了,比任何摆拍都动人。”
摄影师童谣拿着相机为新人拍照
8月27日,在七夕之前,记者在安娜别墅见到了童谣,这位1993年的摄影师正忙着给一对新人拍照片。从业时间虽不算长,但他已然成为青岛领证跟拍圈的“自然派”代表:他从不要求新人“看镜头笑”,而是举着相机跟在后面,抓拍他们排队时的窃窃私语,领到红本本时的惊讶欢喜,甚至是整理头纱时的手忙脚乱。“这些自然发生的画面,我觉得比精心准备的动作都甜。”
从爱好到事业
摄影师用镜头重构仪式感
“从初高中开始我就是摄影爱好者,大学时一直研究摄影,但真正入这一行还是在一年前。”1998年出生的女摄影师九月坦言,转行源于对一位摄影博主的“羡慕”:“他原本是名校毕业生,却放弃稳定工作做领证跟拍,镜头里的新人笑得那么真实,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爱好真的能‘当饭吃’。”再过一个月,进行跟拍领证就要满一年的九月,相机里存过上千张新人的照片——男生偷偷整理领带的瞬间,女生低头笑出的梨涡,甚至是两人因为摆错姿势的相视大笑。
摄影师九月用镜头记录下新人有爱互动
股票配资公司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