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昆布散消膏】护养“双腺”小能手、疏通小疙瘩、告别烦恼!其中夏枯草、牡蛎、昆布等软坚散结、清肝泻火、散结消肿、消痰软坚,起主要作用;同时,桃仁、山楂、佛手、当归、玫瑰、薄荷等疏肝解郁活血,有助于气血运行,辅助软坚散结;桔梗、茯苓、薏苡仁、陈皮、鸡内金、莱菔子等理气祛湿、健脾宣肺,改善痰湿凝聚环境,间接助力。整体配方多功效协同,对软坚散结的调理,很有专业度!懂行的一看配方就明白。
听说“人参补气”,立马跑去药店买一根大参泡酒喝,结果第二天嘴巴冒火、头晕眼花,吓得以为自己走火入魔了。
别急着怪人参太猛,其实是你根本没搞懂它的用量门道,人参的用量区间,那是有讲究的,3-9克补气,9-15克固脱,15-30克是救急用的!
早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就说了:“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但你要是拿它当萝卜吃,那可真能把你“补”出毛病来。
现代研究也证实,人参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调节血糖和神经保护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2022年研究),但剂量不同,效果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先说第一段:3到9克,这是日常补气的黄金区间。
适合那些总觉得累、说话提不起劲儿、饭量小、手脚凉的朋友。这时候的人参就像个温柔的小喇叭,轻轻唤醒你体内的正气。你可以炖鸡汤加几片,或者煮水喝,温和调理不刺激,特别适合体质虚弱或亚健康人群。
第二段:9到15克,这就不是单纯补气了,而是“固脱”。
啥叫“脱”?就是人虚到快散架的状态,比如久病体虚、大出血后、产后虚弱,甚至严重腹泻脱水。这时候人参就像个老练的修理工,帮你把快要崩塌的“元气大厦”稳住。古人在独参汤里就是这么用的,专门用来挽救虚脱重症。
第三段:15到30克以上,这才是真正的“救命剂量”!
遇到重度休克、心力衰竭、急性感染等情况,中医才会考虑用上这个量。这时候的人参,简直就是中药界的强心针,现代临床也有大量数据支持其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出处:《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重症医学研究)。不过这种用法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乱来。
下次听到谁说“人参好就多吃点”,你就笑一笑告诉他:“人参虽好,但也得分场合、分剂量,不然它也能让你'气’得跳脚!”毕竟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不是看谁嗓门大谁就能多吃两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公司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